软件测试培训
达内IT学院
400-996-5531
作为软件测试工作者,平时测试肯定是要接触到BUG管理工具和提交bug的,那我们bug的管理规范如何才是比较符合标准的,今天笔者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。
Bug管理规范:
一、概述:
本规范是常规的bug管理流程,适用于项目过程中的bug管理
二、Bug的分类、状态、级别:
1、bug分类
功能 A.重复的功能;B.多余的功能;C.功能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;D.功能实现与设计要求不相符
易用性 A.界面不美观,控件排列、格式不统一,焦点控制不合理或不全面;B.缺少帮助信息,或者帮助信息不完全; C.功能操作复杂,提示信息不合理,易产生歧义
安全性 A.数据有效性检测不合理;B.重要数据在传输中没有加密;C.缺少身份认证机制或认证不合理
可靠性 A.数据存贮的可靠性;B.业务处理的可靠性
性能 A.并发量;B.吞吐量;C.响应时间
兼容性 不同厂商的浏览器以及浏览器的不同版本,手机 app指不同操作系统
2、bug状态:
Bug的状态主要分为新建、已分派、已解决、重新打开、已关闭、挂起
• 新建状态( NEW ): Bug创建后的初始状态
• 已分派状态(ASSIGNED):经过确认为有效问题后分配给开发人员的状态
• 已解决状态(RESOLVED):开发人员对软件问题进行处理或修改后的状态
• 重新打开状态(REOPENED):对开发人员修改后软件问题,经过验证,如果仍然存在,则将其状态改为“重新打开”状态
• 关闭状态(CLOSED):Bug解决后测试人员验证通过,则将其状态修改为已关闭
• 挂起状态:经过项目经理确认延期修改的bug
3、bug严重等级和优先级定义:
bug的严重级别定义:
BUG优先级定义:
三、bug描述规范:
bug描述要简洁明了,方便开发人员重现和后续跟踪。
版本:当前测试的版本号
平台:测试使用的平台说明
摘要:概要描述问题
描述:应该描述问题发现的步骤、期望结果和实际结果
描述可分为“步骤”、“结果”(含:期望结果、实际结果)、“补充说明”三部分,各部分之间用空行隔开。“补充说明”部分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需要描述。具体格式如下:
步骤:
期望结果
实际结果
补充说明
如果多处出现类似问题,应描述出现该问题的所有模块或界面。
如果不可重现,应注明。
前提条件:如有必要的测试条件,也可以加在测试步骤前,如:联网、插sim卡之类之类的条件。
免责声明:内容和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填写下面表单即可预约申请免费试听! 怕学不会?助教全程陪读,随时解惑!担心就业?一地学习,可全国推荐就业!
Copyright © 京ICP备08000853号-5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508号 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Tedu.cn All Rights Reserved